荣康
    当前位置
    焦点网谈>消费指南>西湖美景响天下 亲临赏月更醉人

    西湖美景响天下 亲临赏月更醉人

    来源: 焦点网谈   作者: 伍振   发表时间: 2013-8-6    浏览: 19695 次
    :
        金秋的杭州满城尽带桂花香,漫步街头,暗香浮动,循香望去,团团簇簇的小花把整株桂树染得金黄,清风拂过,洒落一地的浓香,行于桂树丛中,别有一番趣味,桂花的香味如一缕清风,缓缓地飘摇在空气中,在你不注意的时候,微微地游离在鼻尖上,随风骤浓骤淡,令人心旷神怡。
        早就知道西湖是中国著名的茶乡,没想到来杭州,才知道也是"桂花之乡",杭州的朋友诱惑我说:"在西湖边边赏桂边赏月,更有味道,而且可以赏美女,不去会后悔一辈子的!"。那年中秋刚好在杭州出差,西湖赏月的机会当然不愿错过。
        那天的天气非常晴朗,艳阳高照。我们带上了月饼、黄酒,还有一些瓜子等,奔着西湖而去。
        由于人太多,我们在曙光路下车,约走了十几分钟,远远看见一片树林,朋友说前面就是西湖了,正寻思着西湖是何等模样,只一拐就到岳王庙。岳王庙的正门很是气派壮观,正对着西湖。就在湖的西北角,有两座坟茔,肃穆凝重,芳草凄凄。高宗皇帝用十二道金牌召回的岳飞父子,却以"莫须有"的罪名陷害。将军已远,但母亲在岳飞脊背上刺下的"精忠报国"却永远伫立在历史长河。
        我们怀着对岳飞父子的崇敬,来到湖边。满湖的荷花,亭亭玉立,出淤泥而不染,就象岳飞父子的气节。原来这里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"曲苑风荷",大片的荷花在微风吹拂之下摇曳生姿,婀娜秀丽,蔚是美妙壮观。
        西湖边上,放着"二泉映月"等传统民乐。我们沿着白堤向断桥走去。柳岸荷池、曲桥鸟鸣,人们漫步白堤,边走边看边聊,有的拍照留影,有的驻足赏景,还有一些游客放起了风筝,纸鸢在天空中上下飘动,为西湖平添了几分浪漫。"白堤"乃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招募民工所修,故而得名。堤上两边垂柳摇曳,将西湖分为外湖和北里湖。
        白堤的尽头就是我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断桥了,小时侯就听母亲讲过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故事,每每想起总是憎恨法海和尚,怪他多管闲事,不该将白娘子压在塔下。现在的断桥已不是传说中的拱桥了,为了方便交通,路面铺得相对平坦了,只是桥孔依然还是半圆型。桥头是一座亭台临近湖面,湖面也是一片荷花开得煞是热闹,争奇斗艳。旁边立一石碑,刻着"断桥残雪",也是西湖老十景之一。可惜现在是秋季,要看此景,看来要等到冬天了。
        "断桥"的北面是宝石山,宝石山上建有一座细长秀气的宝塔,曰"保俶塔"。相传越国国王钱俶治理钱塘江两岸,国富民安,人民甚是爱戴。北宋初年赵匡胤得天下一统中原之后,召见越王钱俶前往洛阳觐见,得天下的赵匡胤骄横凶残,越国民众劝说越王不可前往,去必凶多吉少,越王说我若不往,赵匡胤必派重兵而来,到时可是百姓遭殃啊!为了百姓免于战火,安享太平生活,越王毅然前往,最终客死他乡,头埋在洛阳,身子葬在开封。临去洛阳之际,钱江两岸人民为了祈求越王能安然返回故里,修建了这座"保俶塔"。
        中秋的夕阳,渐渐西下,望着倒映在波光粼粼西湖水面的雷峰塔,感慨万千。苏小小和秋瑾的坟冢静静的守着这一湖迷蒙的烟雨,比起游人如织的其他景点,显的冷落凄清,令人神伤。纵横江湖的侠义不羁,千载流芳的风华绝代,最后都在西湖边上放下,融进湖水的恬静平和里。我突然明白,原来越是繁华热闹,也就越是孤独寂寞。而你超脱了两者,荣辱不惊时,也许才真的读懂了这一处湖山。
        沿湖边慢行来到楼外楼,引"山外青山楼外楼"之句而得来,朋友说"西湖醋鱼"、"东坡肉"、"叫化童子鸡"、"宋嫂鱼羹"乃是此楼名菜。因为东边还有就是中山公园和浙江省博物馆没去,我们决定游览完再回"楼外楼"。细心的朋友帮我们预定了一席临湖的位置。因为惦记着"东坡肉"、"叫化童子鸡",我们没有过多游览,就打道回"楼"。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宾朋满楼了。
        面朝西湖,微风佛面,我们在露台上一边吃饭一边听朋友的解说,感觉很是惬意。这一餐美味,我们一直吃到月亮爬上来。
        从楼外楼出来,西湖旁行人已把路堵的水泄不通。近水楼台先得月,走不远,就是"平湖秋月"。平湖秋月处于白堤的西端,三面临湖,背倚孤山,是一块由陆地伸向水面的平台。唐时此建望湖亭。清代在亭旧址修建御书楼,楼前筑有围栏平台。无云的秋夜,湖面平静如镜,皎洁的明月当空,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,颇有"一色湖光万顷秋"之感。
        坐在露天茶座喝茶赏月的既有年轻情侣,也有白发长者,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。有的在茶座里惬意地聊着天,有的则架着天文望远镜,还有许多人搬着照相机,拿着DV在人群中来回穿梭。凭栏远眺,美丽的西子安静而恬美,月光皎洁,树影婆娑,荷花绿叶,香风阵阵,真是天凉好个秋。
        其实,作为西湖十景之一,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,这从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以泛舟夜湖,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,如南宋孙锐诗中有"月冷寒泉凝不流,棹歌何处泛归舟"之句;明洪瞻祖诗中写道:"秋舸人登绝浪皱,仙山楼阁镜中尘",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,《平湖秋月》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。
       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,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。康熙品题西湖十景,在白堤西端与孤山结合部竖"平湖秋月"景名碑,始以这一依山傍湖地带为景域所在。
        西湖微风习习,感觉特别的凉爽,湖面上波光潋潋,南岸鳞次栉比的建筑物在五光六色的霓虹灯、装饰灯、透视灯的映衬下变成了一片琉璃世界,倒影在湖面上,让微波荡漾的湖面更加绚丽多彩。湖北岸绵延起伏的山峦在夜幕下呈现出一脉黛色,山上山下灯光闪烁,远远望去像缀满繁星的天幕从高空垂落在西湖边上。巍峨壮观的雷锋塔,在轮廓灯、透视灯的映照下,晶莹剔透、光辉照人,格外引人注目。圆月静静悬在天空,真是"万顷平湖长似镜,四时月好最宜秋"。
        我们在平湖秋月景点驻足赏月良久,正心意未尽,兴致不减时,一位美丽船娘向我们频频招手,犹豫中,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坐船。所谓"游"西湖,不坐船怎么行?再说,三潭映月的景观不坐船也是根本看不到的。坐在船上和走在湖边的感觉全然不同。
         船娘引领我们登上木船热情的说:"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。在这中秋佳节之夜,你们几位能坐上我的游船在西湖上赏月,咱们也是一场缘分。她边说边轻轻摇动浆橹,小木船缓缓向湖心游去。湖面上轻风拂面,让人感到十分惬意。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,皓月当空,万里无云,银盆似的月亮显得又大又圆。我们吃着月饼翘首观月,听船娘介绍着西湖的各个景点和发生在西湖的诸多美好的故事。环顾四周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,那月色也便更加醉人。
        经湖心亭便到了三潭映月,船娘介绍说,"三潭印月"是西湖三座小岛中最大的一个,又称"小瀛洲",北宋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,挖湖泥堆积成岛基。防止西湖再度淤积,立三座瓶形石塔为观察标志,即所谓"三潭"。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,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,月圆之夜,皓月当空,时人在塔内点上蜡烛,圆孔蒙上薄纸,塔中点燃灯光,月夜烛光外透,洞形印入湖面,呈现许多月亮,此时烛光、月光、湖光,交相辉映若在月明之夜,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,夜景十分迷人,"天上月一轮,湖中景成三",故得名"三潭印月"。康熙游玩至此,豪情顿生,留下"三潭印月"御碑。
        "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抹浓妆总相宜!"西湖之所以闻名天下,不仅仅是西湖带着灵性秀气的美,更是充满了人文景观的深厚底蕴,因为时间关系,南屏晚钟没有去,双峰插云不知道在哪里。毕竟西湖太大了,这不仅是空间上的,更是时间上的。
        "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荫里白沙堤",西湖无论何时,都有她不同景色,春有百花,秋有月,夏有凉风,冬有雪,此时的我已无闲事挂心头,不正是人间好时节?享受完甘醇的绍兴黄酒,这一夜,我醉在了平湖秋月、醉在了三潭映月。(作者单位:天津市河西区柳林中铁十八局集团宣传部)
    网友评论: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
    请先登录后再评论
    最新评论
    还没有人坐到沙发哦^_^